蚌埠新聞網首席記者 靳瑾
針對不同企業的需求,健全項目招引、落地、服務全流程閉環服務制度,蚌山區實現“一個項目、一個方案、一班人馬、一幫到底”的標準模式,僅今年就幫助企業解決問題56個、提供資金支持超4億元。
位于燕山鄉姜橋路的蚌山智慧產業園內,寬騰(安徽)醫療科學技術有限公司的廠房和辦公樓裝修已近尾聲,這是寬騰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投資2.7億元的高端制造企業,主要產品為CT、核磁共振、DR等大型醫療設備。今年4月開工,預計10月份即可投產。
“寬騰今年4月份簽約,很快就辦完前期審批進入裝修階段。從簽約到達產,大概6個月時間。”談到企業,蚌山區工招園辦綜合督查組組長常俊告訴記者,半年時間完成裝修入駐,在蚌山區如今算是平均速度。
其實,企業建設也并非一帆風順。“因為設備體型大、日后生產耗電量也大,所以當時的電梯和變壓器無法滿足需求。”寬騰(安徽)醫療科學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盛侃告訴記者,智慧產業園內是預制廠房,雖然大大節省了建設時間,但是細節上難免眾口難調。蚌山區政府得知后,第一時間給出兩套解決方案:一是給變壓器增容,二是重新在室外搭建體積和承載量更大的電梯。問題很快迎刃而解,企業建設幾乎一天沒停。
在招商和園區建設中,蚌山區工招園辦全面實行“輕資產招商”,優化園區土地規劃與用地保障,落實項目招引、落地、服務全流程閉環制度,做到“一個項目、一個方案、一班人馬、一幫到底”。王盛侃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企業一落地區里就安排了一名包干人員上門對接,無論是跑手續還是遇到了問題,事無巨細包干人員都管到底。“第一時間給解決方案,特別是辦理各種手續,可以說手把手教你辦。”王盛侃形容,半年時間包干人員成了企業“常客”,隔三岔五就會上門看看。
不只是對寬騰,全流程服務如今已成蚌山區為企服務的“標準流程”。今年以來,該區緊盯5G新能源、精密鍛造等產業,積極推進蚌埠(蘇州)低碳智能產業園建設,寶馨科技、捷登智能制造、德泰新材料等一批項目落戶投產,總投資約5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依托“工招園”搭建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僅今年就幫助企業解決融資擔保、用工招工等問題56個,區平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超4億元,撥付民營經濟發展扶持資金等1.1億元。
得益于精準幫扶,今年1-8月蚌山區項目落地投產平均時間同比縮短62%,基融富高分子材料、諾菲納米銀項目簽約4個月內建成投產,再次刷新了“蚌山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