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擁堵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是城市管理者和交通參與者繞不開的一個難題。近年來,我市一直將目光聚焦城市交通環境,蚌報融媒體也曾多次進行城市交通擁堵系列報道,相關部門也給予積極配合,但治理的效果總是“一時好一時壞”,例如機動車違規停車、電動車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仍不時發生在城市各個路段。暢通堵點,有何良策?
【現場直擊】

亂停放的機動車
每到早晚的用餐高峰,蚌埠一些路段兩邊停靠的汽車猶如長蛇陣,使原本寬闊的道路變得狹窄。
近日上午8點左右,記者駕車來到航華路、體育路、工農路、曹凌路等路段看到,機動車亂停現象屢見不鮮。在曹凌路上此時道路兩邊的停車空位還有很多,這些空位離附近的早餐店、菜場有一定距離。記者看到,兩輛車停在了空停車位旁邊,三輛車違停在香都便民臨時市場附近。大約五分鐘,一名男子拎著早餐走進其中一輛機動車,記者等了十分鐘,仍未見其他違停車輛駕駛人歸來。

“特別是在晚上,小區門口、超市門口、臨時市場門口都停著車。”住在附近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傍晚6點左右,記者駕車沿解放路由北向南行駛右轉至荊山路,剛駛過路口,就感到眼前的車流有點“混亂”。電動車在機動車之間隨意穿插,駕駛人不得不一直點剎。車輛行駛的速度還不及行人的速度,前方有機動車、電動車隨意停在機動車道上,導致后方的車輛不得不繞行。
“早晚高峰行駛在荊山路這段,太‘熬’人了。”家住晨光花園的李女士吐槽道,早高峰駕車出小區,最少10分鐘才能將車開到航華路。門口的荊山路上不少機動車駕駛人隨意停車,硬生生地減掉一個車道,交通幾乎癱瘓。

另外,校門口的擁堵也令廣大駕駛人“望而生畏”。“可以理解很多家長開車接送孩子。一些家長選擇早早就在校門口等候,占好車位坐在車里等孩子放學。但也有不少家長就將車停在機動車道上,停成兩排甚至是三排。”在蚌埠三中門口,劉女士告訴記者,上下學點,其實也就是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比較堵,要么繞要么忍。

作為市民通勤“最后一公里”的共享電單車,在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線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交通隱患,如占道停放,主要集中在一些商業繁華街區、學校、夜市周邊等區域的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上。記者分別走訪航苑路、工農路等路段,發現多個點位的共享電單車被隨意停放在路邊,人行道變得十分擁堵,已經影響了正常的道路通行。
【觀點薈萃】

怎樣讓交通暢通更好實現?
“駕駛人不能因為圖一時方便,給其他車輛、周邊市民添堵。”市民劉君表示,一輛車亂停由此帶來的“破窗效應”會對交通秩序帶來很大影響,也非常不文明。如學校門口的擁堵問題,學校應該拿出切實的舉措,協助交警維護好校門口的交通秩序,勸導家長規范停車有序接送孩子,保障學生安全。
“解決共享電單車隨意占道亂停放現象,需要各相關部門協同努力。”市民張銘日常通勤主要是騎共享單電車,他表示,政府要加強規則引領、強化監管責任,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公眾應遵守基本行為規范、摒棄不文明交通陋習。通過多方聯動,讓共享電單車的停放變得更規范、有序。

禹會區政協副主席田宇虹曾對市第一人民醫院周邊道路擁堵問題進行深入調研,他建議,打通“微循環”,實現路路通。可以通過打通紅旗三路斷頭路、涂山路與圈堤東路、打通緯五路等,進一步緩解涂山路與緯四路交叉口交通擁堵。
“隨著蚌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各類車輛數量的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也越來越大。合理設置交通信號燈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確保車輛和行人高效有序地通行,也可以避免交通擁堵和事故的發生。”省政協委員王輔之表示,相關部門要充分考慮交通流量因素,在紅綠燈的時間設置上實施峰谷制,實現對信號燈切換的智能化、實時化管理。適當擴大潮汐車道的數量,尤其在一些交通流量大、擁堵頻發的路口,如環湖西路、延安路、朝陽路與勝利路和東海大道交叉口,建議增設左轉潮汐車道,并合理論證紅綠燈的時間設置方案。
【新聞深一度】
城市文明體現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停車雖然是一件小事,卻關系著千家萬戶。改善出行環境,緩解停車難題,改變的不僅僅是城市面貌,更是提升人們的生活幸福感。
近年來,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各職能部門紛紛出實招,進一步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為緩解停車難問題,今年出臺了《便民停車行動實施方案》《公共停車設施備案流程》,市區新增城市停車泊位30960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4016個。選取37處退紅區域(人行道以外至建筑物之間區域)開展車輛秩序整治試點,新增停車泊位800余個,初步取得成效。充分利用車站、學校、醫院邊角空地等閑置資源建設公共停車設施,新增停車位409個。
“對于城市道路上的違停車輛,除了依托電子監控設備進行抓拍,轄區交警大隊還持續加強巡邏力度進行整治。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的,如果駕駛人在場,交警現場指出違法行為,并予以口頭警告,令駕駛人立即駛離。如果駕駛人不在現場的,非嚴管路段交警部門會短信通知車主立即將車輛駛離,未及時駛離的,將對車輛進行粘貼違法停車告知單;嚴管路段,對車輛進行粘貼違法停車告知單,并發送短信通知。如果停放的車輛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還可以將車輛拖移。”交警支隊宣教科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交警部門還依托交通智能管控平臺的支撐,對全市核心城區交通信號控制路口進行信號配時優化,可變車道調整,左轉右置,啟用多條“綠波帶”等,通過科技賦能的手段,打造暢通交通環境。
采訪中,記者也深有感觸。城市治堵是一場系統工程,當城市規劃、道路建設、管理措施等正在補齊短板時,作為交通參與者在抱怨擁堵的時候,也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遵守規則?有沒有人為地給道路添堵?在此呼吁廣大駕駛人,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做到守法停車、文明停車,共同營造有序、和諧的交通環境。 (融媒體記者 何沛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