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指出,要守好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今年1至2月,安徽汽車產量44.48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23.43萬輛,雙雙躍居全國第一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安徽汽車制造的不斷集聚,為蚌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市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蚌埠市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投產企業實現產值24.51億元,同比增長35%。
多線開花
推動延鏈補鏈強鏈
在蚌埠,從“一張圖紙”到產品下線,武耀汽車玻璃項目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蚌埠高新區的武耀汽車玻璃項目廠房,各崗位工人正在加緊趕制訂單產品,趕訂單,忙生產,為諸多整車企業配套……去年底,作為該公司在國內投資建設的最大汽車玻璃生產基地,安徽武耀年產400萬套汽車玻璃項目順利投產,首片汽車玻璃正式下線,填補了安徽作為汽車大省卻沒有汽車玻璃生產的空白。

近日,安徽武耀汽車玻璃有限公司項目生產車間,各崗位員工正在趕制訂單產品。融媒體記者 劉晨 攝
首片皖產汽車玻璃的下線,是蚌埠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壯大的縮影。去年,蚌埠185戶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8.5億元,其中87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18.9%。
蓄“汽”勢,聚“能”量。蚌埠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聚力大力發展,充分發揮創新研發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在新能源動力電池、車載顯示、車用傳感器等領域布局突破——
作為蚌埠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的代表性企業,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專門成立車載事業部加速布局,憑借研發優勢,將創新技術和產品融入車載顯示領域,正持續拓展合作生態圈;
擁有國家級汽車零部件(濾清器)產業基地平臺,汽車濾清器一直是蚌埠傳統優勢產業,作為蚌埠汽車濾清器產業的龍頭企業,安徽鳳凰濾清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大趨勢同步,在高新區布局年產30萬套新能源汽車電動空調壓縮機項目;
安徽昊方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行業最大制造企業,公司依托技術優勢新布局的粉末冶金高端制造項目已經投產,目前,企業正加緊與省內車企進行對接,進一步拓展市場;
隨著中國智能傳感谷的建設推進,蚌埠市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讓智能傳感“鏈”上新能源汽車,也成為蚌埠服務新能源汽車強省建設的一大優勢……
協同推進
打造產業發展“強磁場”
這兩年,位于懷遠經濟開發區的諾博汽車橡塑(安徽)有限公司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產線逐步增加,產能不斷攀升,用工需求也不斷增大。針對企業的用工需求,懷遠縣積極幫助聯系對接高校資源,采取送工進企、舉辦招聘會等多種方式,今年以來幫助諾博汽車招聘200多名員工到崗。
“在項目落地和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我們切身感受到蚌埠滿滿的誠意和優質的營商環境。”該公司人事行政經理許文彬說。
堅持創新驅動、招商帶動“兩動并進”,近年來,蚌埠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加強跟蹤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加大企業引育力度,協同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去年,蚌埠新簽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項目31個,總投資136.85億元,年產8萬噸鋁鑄件新能源綠色鑄造等28個重大項目成功落地。
項目的加快落地,企業的加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
蚌埠通過建立2025年工業企業入規培育庫、實施梯度培育計劃、開展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集中培訓及現場輔導等方式,加快培育壯大一批優質企業,今年前兩個月,蚌埠汽車領域新增2家規上工業企業;緊密圍繞政策導向,加大資金爭取力度,爭取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專項資金1594萬元,同時積極申報工業領域、電子信息領域“兩新”資金;加強項目調度服務,用好“專班+要點+清單”模式機制,制定年度產業發展目標,完善市級重點項目庫,統籌推進產業建設;強化產學研對接,組織合肥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與本地企業對接研發需求。
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少不了后市場的支撐。去年,蚌埠新上牌新能源汽車18151輛,同比增長101.8%。新增建成投運公共充電樁1807個,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監管平臺1824個,年度建設目標完成率、接入率、鄉鎮覆蓋率均為100%。懷遠縣獲批國家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3年示范期內累計支持資金4500萬元。
在完善產業配套和一流營商環境鑄就的“強磁場”下,蚌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正集群乘勢、加速向前,助力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蚌報融媒體記者 李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