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當下什么最“火”?除了“哪吒2”一路“狂飆”,沖頂票房榜,DeepSeek同樣“熱”度飆升,成為目前最快突破3000萬日活躍用戶量的應用程序。
用好人工智能,能夠提效,賦能發展。近日,安徽省數據資源局率先在省級政務云成功部署DeepSeek-R1,實現安全可控的私有化部署。意味著什么?安徽已經在嘗試推動大模型向政務服務平臺嵌入,在本地對話、公文起草、公文糾錯等場景中設置人工智能應用,供公務人員試用,既提升工作效率,還增強行政效能。
從“探路”到部署,再到深化應用,安徽正推動人工智能服務場景觸達更多人“指尖”。根據規劃,下一步,安徽將在“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推出更多場景應用,深掘大模型潛力,更高效服務群眾。
當網友在點贊靈敏的“安徽嗅覺”、快速反應的“安徽速度”時,也有人擔憂人工智能“搶飯碗”,隨著更多應用的推出,可能一些環節會被智能化場景所取代。
其實,這樣的擔憂也不無道理,每一場技術變革、進步,都會帶來社會勞動力的釋放。近日,在深圳福田區,當地就推出了基于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首批70名“上崗”。深圳首批“AI公務員”一上崗,就展現出“超能力”——公文格式修正準確率超95%,審核時間縮短90%,錯誤率控制在5%以內;“執法文書生成助手”將執法筆錄秒級生成執法文書初稿;民生訴求分撥準確率從70%提升至95%,等等。“提效率”,DeepSeek踏“春”而行,正深刻影響著一些行業領域。
顯然,把人工智能嵌入政務服務,推出“AI崗位”,能夠有效解放生產力,在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多元場景中發揮獨特作用,這是人類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大進步。地方政府紛紛轉變觀念,積極擁抱“AI業態”,這也是治理思路、思維模式的開拓。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產業、數字經濟、智能場景“自我革新”日益加快的節奏下,地方也需要來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主動識變、積極應變、擁抱智能。一言以蔽之,誰能在“AI賽道”上快人一步,誰就能首先贏得發展的主動。從這個意義上看,“皖版”AI政務服務“上新”,不單純是服務方式的轉變,還有著對智能場景的開放態度和鐘情追逐。
事實上,安徽對人工智能早有布局,從在一些高校布局數字課堂,打造AI助教、AI助學等,讓學習更有“個性”;到扎根合肥的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軟件及芯片等領域深耕細作,引領行業潮流;再到推動制造業、汽車等智能化發展……各領域加力夯實人工智能底層能力,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迸發強大的“乘數效應”。此次安徽率先在省級政務平臺部署大模型,雖然具體效果還有待驗證,但邁出的這關鍵一步,不僅彰顯了科創大省對每一個新興技術趨勢的敏銳洞察與快速反應能力,更體現了其對未來產業布局的前瞻視野與堅定決心。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凡是有利于人民群眾的事,都當果斷做強做優做大。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上,政務服務當勇敢擁抱智能化業態,在政務辦公、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場景中創新探索,為治理賦能、向發展賦智,讓人民群眾共享科技發展成果。
“AI公務員”也好,AI政務服務場景也罷,都有助于推動政務服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這也是人民群眾對效率要求的樂見結果。人們大可不必過度焦慮AI“搶飯碗”,智能辦公是“幫手”,不是“槍手”,在人工智能賽道上不落后,就要積極面對新事物,更要善于學習新知識,適應未來技術新崗位,這樣才能不被技術革命所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