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發布客戶端訊 (融媒體記者 吳媛媛) 成功舉辦“蚌埠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歌會”等一批惠民文藝演出活動,舞劇《大禹》獲得中國舞協舞蹈最高獎——荷花獎,泗州戲《橋啊橋》獲得田漢戲劇獎優秀劇目獎……自市文聯第四次代表大會以來,五載風華,蚌埠文藝文聯工作一路走來,見證的是蓬勃發展,收獲的是累累碩果。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文聯和市委宣傳部的精心指導下,市文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四項基本職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市文藝文聯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生動局面。
筑牢思想之基 把準文藝發展方向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高質量黨建是新時代推動文藝事業繁榮和文聯工作創新發展的引領和保障。
市文聯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通過黨組會議、文聯常委會、主席辦公會、機關例會、支部大會、協會負責人會議、宣講會等會議和專題培訓班、聯學聯建等活動,全面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一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藝界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市文聯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三個以案”專題警示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使廣大文藝工作者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凝聚了共識、增強了創作熱情。其間,開展專題討論、專項調研50余次,撰寫調研報告10余篇;黨組集體調研后形成的理論文章《發揮文藝獨特魅力推動蚌埠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獲得蚌埠市紅色文化研討會征文二等獎。
緊扣時代主題 文藝精品持續涌現
2021年6月25日晚,“頌歌獻給黨”蚌埠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詩歌詠唱會在蚌埠體育中心舉行。從南湖紅船到天安門城樓莊嚴的宣告,從改革開放的東風唱響春天的故事,到闊步前進的中國站在世界舞臺中央,兩個多小時的演出,讓現場觀眾身臨其境一般,目睹了黨的百年歷程,喝彩聲和掌聲經久不息。
五年來,市文聯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和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謀劃引導了一批以服務中心大局為主題的文藝創作。2020年5月舉辦“抗疫英雄回家”主題攝影展,展覽照片被省檔案館作為歷史影像永久收藏,該活動也被中國攝影家協會作為抗疫文藝創作的特色活動寫入當年的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靚淮河工程建設和“十項暖民心行動”等全市階段性重點工作,舉辦“決勝小康、奮斗有我”主題文藝展演和展覽活動,“壯麗山河、美麗蚌埠”優秀風光攝影暨靚淮河專題展、“十項暖民心行動”攝影展等活動。圍繞助力蚌埠市文化旅游美食季活動,舉辦“與古為新、大美蚌埠”2023古典音樂會,2023、2024兩屆涂山·禾泉合唱節,“淮河杯”三市硬筆書法聯展等活動,受到市領導和各界群眾好評。
全國、全省的文藝類比賽、展演、展覽是文藝創作的風向標,也是衡量文藝作品質量的試金石。市文聯堅持把組織和服務好會員參與各類全省、全國比賽、展覽、展演作為推動文藝創作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召開比賽動員會、專家審稿會、點評會、創作經驗交流會、集中采風、外出交流等多種形式,服務會員創作。同時,以務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導文藝創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在市委宣傳部和市社科聯等部門的支持下,組織兩次社科獎(文學文藝類)的申報評審活動,全市140多部近年來新創作的優秀文藝作品獲獎,發揮了以獎代補、引導創作的激勵作用。
省花鼓燈歌舞劇院創作的舞劇《大禹》獲得中國舞協舞蹈最高獎——荷花獎,舞蹈《沁園春·燈窩》入選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終評;省泗州戲劇院創作的泗州戲《橋啊橋》獲得田漢戲劇獎優秀劇目獎;市攝協崔建玲同時有三組作品入展第12屆全國攝影藝術展,創造了全省個人同一屆作品入展新紀錄……五年來我市許多優秀文藝作品和文藝工作者屢獲各類大獎,全市文藝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立足新時代的歷史坐標,投身文化強國建設的偉大進程,必須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展現歷史擔當、肩負歷史責任。
扎根服務群眾 文化惠民多點開花
扎根群眾、服務群眾,是做好文藝文聯工作的生命線。
五年來,市文聯成功舉辦了“蚌埠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歌會”“2024年蚌埠市文學藝術界春節大聯歡”“蚌埠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群眾合唱音樂會”等一大批群眾參與多、社會影響力大的惠民文藝演出活動。
市文聯所屬各協會、學會經常深入各類基層單位、對口聯系點、開展文藝講座、文藝演出、文藝培訓等惠民活動。每逢元旦、春節及“5·23”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八一”建軍節、重陽節、國慶節等重要節點,文藝志愿者們奔赴基層開展寫春聯、拍全家福、送書畫作品、送文化用品、文藝演出等志愿服務活動。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僅重要節假日期間組織的文藝志愿服務就達900余次,參與活動的文藝志愿者6400多人次,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市文聯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雙擁模范單位;蚌埠市文學藝術中心獲評蚌埠市第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文藝志愿服務,一頭連著文藝工作者,一頭連著廣大人民群眾,是文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的有效途徑。市文聯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文藝志愿服務模式,堅持“送文化、種文化、傳精神”相結合,讓文藝志愿服務實現供需精準對接、精準送達。同時,注重推動優質志愿服務力量下沉,推廣市舞協探索的“訂單式”文藝志愿服務經驗,形成“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推動文藝志愿服務的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聚焦人才培養 培育壯大文藝隊伍
文藝事業要實現繁榮發展,必須培養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
市文聯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與文藝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做到“兩手抓、兩手硬”,著力構筑風清氣正的文藝發展環境,連續三年在市委組織部開展的市直單位選人用人工作民主測評中得分第一。
以市文學藝術中心為主陣地,五年來,市文聯先后舉辦各類藝術展覽、講座、培訓、交流活動等近80場次,連續五年舉辦全市文藝骨干集中培訓班,積極推薦各藝術門類的優秀人才參加全國、全省的專業培訓活動。
為促進各類文藝交流,市文聯高質量承辦了“傳承紅色文化攜手共迎小康——蘇皖兩省六市書畫作品展”,先后與河北沙河、江蘇鎮江、廣東從化、四川都江堰、甘肅天水、浙江寧波、西藏山南等地,以及省內多個城市聯合開展書畫展覽、藝術展演和交流活動。
花開盛世,逐夢未來。站在新時代推動蚌埠文藝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蚌埠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迎來了第五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未來五年,蚌埠市文藝文聯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守正創新,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將核心職能“做人的工作”與中心任務“推動文藝創作”相貫通,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組織更多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文藝活動,為建設文化強市、建設現代化幸福蚌埠貢獻文藝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