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發布客戶端訊 (融媒體記者 何沛) 彈奏“聯字曲”,做好“大文章”。高舉思想之旗、擔起守土之責,推出實用之作、發好蚌埠之聲、培植學術之星……近五年來,市社科聯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市社科工作者,在創新理論研究、深化決策服務、促進學術繁榮、推動社科普及、塑造文化品牌等方面辛勤耕耘,推出了一批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成果,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高舉思想旗幟,把牢“方向盤”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市社科聯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思想引領,牢牢掌握工作領導權和學術話語權,確保社科事業健康發展。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入腦入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先后舉辦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會、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研討會等研討活動,組織社科工作者圍繞黨的創新理論在蚌埠的生動實踐,開展專題調研,深入總結提煉,形成理論成果,推動興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熱潮。始終堅持以正確輿論導向宣傳闡釋黨的創新成果。組建社科名家宣講團,組織專家學者,深入到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軍營等,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強化咨政服務,當好“智囊團”
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社會科學工作的價值體現。
市社科聯切實發揮社科界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堅持實施智庫建設及社科規劃項目,采取“校地聯袂、同題共答”聯合攻關重點課題,突出應用對策研究,不斷提升咨政輔政能力。開辟青年項目研究專題,著力培養學術新人。五年來,市智庫建設及社科規劃項目申報數、立項數逐年提升,累計接受項目申報1495項,總立項729項,今年達到184項,催生了一系列具有資政價值的高質量研究成果。涵蓋重點學術、應用對策、社科普及,27項成果在省“三項課題”研究活動中獲獎,獲獎數量和等次均居全省前列。《關于“打響‘大禹文化’品牌,助力文化強省建設”的報告》《打響“三大”文旅IP,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推動蚌埠“網紅”變“長紅”》《蚌埠硅基產業:如何從城際競爭中勝出》等多篇資政報告,得到市委書記、市長等市領導的肯定性批示,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同時,市社科聯著力提升綜合性社科學術刊物《淮河》辦刊質量,重點打造了“淮河文化”“決策參考”“對策研究”“社科規劃成果之窗”“學會風采”等一批品牌欄目,宣傳推介本市學術研究成果,營造了社科專家學者建言獻策、開展學術研究的良好氛圍。
促進交流互鑒,拓展“社交圈”
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發揮“聯”的優勢,凝聚“合”的力量,加強交往交流交融是社科聯工作活力之源。
市社科聯創新實施淮河文化、大禹文化“雙傳雙創”(即傳承、傳播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研究工程,將傳承弘揚大禹文化作為推動文化強市建設的旗幟性抓手,首次提出打造“淮河文化之都,大禹文化之鄉”城市文化名片,形成并發布了“大禹文化蚌埠共識”,進一步摸清“文化家底”,提純“文化基因”,暢通“文化氣脈”,聚力將蚌埠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勝勢。廣泛開展文化傳播交流。深化甬蚌合作成功舉辦大禹文化、宋韻文化傳承發展交流會。市社科聯積極加入長三角一體化智庫聯盟,與全國重要禹跡城市建立大禹文化傳承發展聯盟,聯手駐蚌高校、科研院所推動成立大禹文化研究院。
堅持“走出去”,與綿陽市、紹興市等重要禹跡城市成立大禹文化傳承發展聯盟,積極參加省社科聯組織的文化交流周活動,大力宣傳推介大禹文化等蚌埠地域文化,講好大禹治水“安邦定國”故事,不斷汲取各種文明成果,豐富和發展大禹文化,努力將其打造為具有蚌埠特點、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文化品牌。
點亮社科之光,引領“新風尚”
宣傳科學理論、普及社科知識、教育引導群眾是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職責。
市社科聯始終堅持面向基層、服務人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廣泛開展社科普及活動,不斷提高社會公眾人文素養。持續舉辦“舉旗幟、送理論”系列宣講,每年9月舉辦全市社科普及月活動,貫穿全年開展“禹風淮韻”社科名家大講堂活動,壯大講席專家隊伍,動態更新九大類200余個講學選題,實行菜單式服務。廣泛組織動員所屬社會組織和社科專家發揮專長、突出優勢,自主廣泛開展面向基層、形式多樣的社科普及活動。加強社科普及基地建設。全市共建立9家省級社科普及基地,實現了省級科普及基地縣區全覆蓋。市博物館獲“全國首屆各省市區社科普及基地講解員大賽”二等獎(全省排名第一)。參加省社科聯“人文之光”短視頻大賽,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1項。五年來,共組織近千場社科普及活動,直接受眾10萬人次。
加強扶持引導,激發“活力源”
市社科聯始終堅持以把方向、改作風、強隊伍為抓手,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活力型、創新型機關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積極引導社會組織發展壯大,指導并推進24家社科類社會組織成立功能型黨支部。建立健全年審評估、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推進學會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高質高效開展好市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工作,首次采用“市外權威專家+本地公認專家”結合、組成評審專家組的方式,實施全流程監督、全過程監控。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有關學會開展科研、科普活動,不斷激發活力,推動各學會打造對內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平臺,團結凝聚一大批社科專業人才,有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往昔已展千重錦,今朝再進百尺竿”。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市社科界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守正創新、勇毅前行,同心同德、團結奮斗,書寫社科事業繁榮發展新篇章,為現代化幸福蚌埠建設貢獻更大社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