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王立春
一門之隔,溫度卻有10攝氏度之差。初冬的早上,五河縣申集鎮大董村芹澤養殖家庭農場,只見董澤余穿著一件單薄衣服,頭戴探照燈,彎著腰穿行在不同的飼養柜內檢查土元生長情況。“土元養殖對溫度、濕度要求高,要求常年溫度在26攝氏度。”董澤余說。
土元,又叫土鱉蟲,是一味傳統的名貴動物中藥材,具有破血祛瘀、續筋接骨的功效。蛻皮期的土元味鮮肉嫩,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土元經過深加工后的土元保健酒、土元滋補膠囊等,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開始是親戚家在養土鱉蟲,效益不錯。詳細了解后覺得養這個市場前景好便返鄉創業了。”說干就干,不當大車司機的董澤余回到老家,成立了五河縣申集鎮芹澤養殖家庭農場,開始了創業之路。
養殖土元需要場地,家里房屋空間有限,不利于大面積養殖,這可愁壞了董澤余。多方咨詢和找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后,董澤余選擇了立體多層飼養柜養殖。“我這三間房屋一共占地3畝多,但里面一層層的飼養柜面積加在一起有4000多平方米。”董澤余告訴記者。
橋東村肉牛養殖戶檢查飼料質量
由于土元不喜光,養殖屋里僅有室外光線透進來。“像這樣的就是快長好了,你看,這個頭多大。”董澤余邊查看土元長勢邊向記者介紹,雌蟲繁殖后的幼苗會挑出來,留來年養殖用。
從2月份若蟲開始養殖,經過7—8月的飼養期后便可烘干銷售。“前兩天亳州藥材收購商剛拉走了一批貨,等這批烘干后他們還過來。”眼下正是董澤余最忙碌的時候。
“一年就能回本!成熟土元一斤能賣45元,我這4000多平方米的養殖規模,一年下來,200萬元的收益是有的。土元苗只需要第一年買,第二年就可以自行繁殖,可謂一本萬利。”董澤余說起土元養殖很是滿意:“下一步,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延長土元深加工產業鏈。同時,自己富了,也得帶動父老鄉親們在家門口都能賺到錢。”
除大董村的土元養殖外,五河縣“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逐漸成勢:朱頂鎮的辣椒,大新鎮的葡萄、黃桃、火龍果,臨北回族鄉的蔬菜,沱湖鄉的螃蟹、龍蝦等……一村一特色,一鎮多產業,五河縣在農業強、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路上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