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發布客戶端訊(融媒體記者 楊露露 文/圖)你心目中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啥模樣?近日,我市印發《關于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彰顯皖北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現有的308個省級中心村基礎上,每年再建設80個左右省級中心村、總數達到700個左右;每年建設12個左右精品示范村、總數達到60個;打造彰顯皖北田園風光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縣1個。
7月21日,省委、省政府在黃山市召開全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提出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推進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號工程”,是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礎工程”,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
“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的重點任務有哪些?《實施方案》明確了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五大振興行動,共20項重點任務,既貫徹落實省文件精神,又充分結合蚌埠實際,彰顯蚌埠特色。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施鄉村產業增效行動。到2027年,創建1至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6個農業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糧食產能達到62億斤,高品質肉牛養殖規模達37萬頭;創建5個省級鄉村旅游精品主題村,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風景線路5條、風景片15個;全市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55%以上,經營性收益5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30%以上。
懷遠縣龍亢鎮支嚴村一角
做好新時代鄉村人才工作,必須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實施鄉村人才促進行動,到2027年,新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4000名、高素質農民1萬名。與安徽財經大學等高校合作,培養、培訓鄉村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電商、民宿等專業人才。探索“鄉編村用”,吸引人才投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落實科技特派員兼職取酬、離崗創業等相關激勵政策。實施鄉村文化賦能行動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將繼續加強鄉村思想道德建設、深化農村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完善鄉村公共文化供給、傳承好鄉村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臺、非遺傳習場所等公共文化場所。
實施鄉村生態提質行動,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打造美麗宜居村莊、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強化農村公共服務。到2027年,農村衛生廁所基本普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45%以上;建制村公交通達率85%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6%以上;農網戶均配變容量提升到3.5千伏安;行政村5G通達率98%以上;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建設覆蓋率55%以上;縣域內就診率90%左右。堅持黨建引領、深化自治管理、推進德治教化、落實法治保障,實施鄉村組織領航行動。
市農業農村局社會事業科負責人陳華表示,在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實施方案》綜合考慮建設能力、財力保障等支撐要素情況,提出每年度省級中心村、精品示范村建設數量和到2027年總體目標,進一步彰顯皖北田園風光,傳承發揚淮河特色鄉土文化,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縣區自然風貌、人文環境、交通優勢等資源稟賦,實行差異化發展。同時,緊扣省委文件要求,又緊密結合我市實際,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逐一明確各項任務的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實行季調度、年考核的推進機制,壓實了工作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