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朱佳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人才的造就,首先是品德的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世代傳承,首先在于建設者和接班人對黨和國家的深刻認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運用好紅色資源,傳播好紅色文化。”紅色文化凝結于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征程,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做好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在青少年中積極傳播紅色文化,就成了應有之義。
隨著新時代網絡新媒體的發展,其傳播的高速度、高交互性和多樣化特點,為紅色文化資源傳播帶來新的機遇。為造就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充分合理運用現有網絡新媒體技術,傳播和弘揚紅色文化及其內涵精神,促進紅色基因有效傳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內涵,豐富傳播內容與形式
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內涵,豐富紅色文化傳播的內容與形式,是提高新媒體紅色文化傳播力的重要基礎。
一方面,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內涵。傳播紅色文化要認真研讀史料,做到透徹理解、準確解讀。同時,注意聚焦具體事件與人物,深入探究紅色史實細節,用真誠嚴謹的態度向受眾傳遞準確的紅色文化內容。真實是傳播效力提升的第一要素。只有這樣,才能引發青少年群體的共鳴、激起他們進一步了解學習紅色文化的欲望。
另一方面,優質內容的傳播還需要借助有效的形式。全媒體傳播語境下,傳播形式呈現出多樣融合的特征。傳播紅色文化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紅色文化的呈現形式,實現多媒體交互傳播。如可以用AR、VR等技術再現歷史場景、沉浸式體驗歷史等,使紅色文化傳播更加多維立體、豐富生動,從而提高紅色文化傳播過程中青少年的參與度,促進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
拓展傳播渠道,完善紅色文化傳播體系
傳統大眾傳播語境下,紅色文化的傳播往往表現為現場講述、圖片展覽、視頻播放等固定場景的傳播,傳播范圍、效力都較為有限。全媒體傳播為紅色文化的大范圍、多維度傳播提供了新的契機。新的傳播語境下,傳播紅色文化資源,也需要拓展傳播渠道,融匯打通多個傳播平臺,完善紅色文化傳播體系。
當下,傳播紅色文化資源,可以借助多種新媒體傳播平臺,根據不同平臺傳播特點、受眾群體、傳播需求等對紅色文化內容進行差異化、創造性創作,多渠道傳播。如抖音平臺具有短視頻時長限制,內容呈現要更加簡單直觀,微信公眾號平臺采用圖文混合編排,微博則以簡短文字與微視頻組合傳播為主,特點各不相同。傳播紅色文化資源,就要融匯拓展多種傳播渠道,構建多元化的新媒體傳播網絡,使紅色文化資源以更加符合平臺受眾信息獲取習慣、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呈現。
全媒體傳播語境下,新時代青少年熱衷追求新事物,也樂于接受和嘗試新事物。多渠道傳播能夠擴大青少年與紅色文化的接觸面。通過積極的傳播策略和豐富的傳播渠道將紅色文化傳播給青少年,吸引其了解和學習紅色文化,引導其深入體驗紅色文化,更有利于紅色基因的代際傳承。
重視青少年學習特征,提高紅色文化傳播效果
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對信息的個性化推送服務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對個性化內容的需求也更加突出。其對知識的獲取和接受呈現出更為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
青少年群體內部對紅色文化學習需求也呈不同情況。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和思想成熟程度不同,他們對紅色文化的接受形式可能傾向于紅色文學作品、紅色影視作品、紅色手工藝作品、紅色科技產品等不同類別。在紅色文化傳播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青少年群體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紅色文化內容的個性化精準推介、差異化傳播。同時,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不同青少年群體、同一群體的不同層級人群對紅色文化的選擇、瀏覽、點贊和分發傳播行為,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紅色文化的傳播效果。
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培育紅色文化傳播自主意識
網絡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者與受眾已形成“傳—收—受—傳”的網絡化傳播形態。傳播紅色文化資源,不能僅限于將紅色文化資源傳播出去,還要采取多種形式,促進紅色文化的接收、接收與二次傳播。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時指出:“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傳播紅色文化,要積極更新傳播觀念,創新傳播形式,不能局限于以新媒體為載體大范圍主動宣傳,還要積極開展各種互動活動、給青少年提供自主傳播和自我展現的平臺,加強其對紅色文化的情感認同。各級教育部門可以適當引入紅色文化實踐課程,組織學生參與紅色文化知識競賽及宣講活動,鼓勵他們在實踐中探索了解紅色歷史人物事跡和紅色革命艱辛歷程。還可以搭建和調動針對紅色文化傳播的校媒平臺、官方公眾號、網站論壇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平臺的內容編輯和推廣運營。使青少年在自主參與和主動學習中,提高紅色文化傳播的參與度,培養其紅色文化傳播的自覺意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媒體傳播語境下,有效傳播紅色文化資源,促進青少年對紅色文化的自覺認同,培育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服務人民的高素質人才,正是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體現。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