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王立春 文/圖
“白衣村衛生院沒建成的時候,她把自家兩間屋子騰出來,給我們治病用。現在都去村衛生室了,條件更好。”村民喬現珍口中的“她”,是禹會區馬城鎮白衣村衛生室鄉村全科執業醫師楊懷林。
從1982年學醫算起,楊懷林的醫者之路已經走過了41年。“這么多年,光接生的新生兒就有2000多個。”楊懷林說。
“1996年的一天晚上,我肚子忽然開始疼,就趕緊往醫院趕,才到田間,就不能走了。當時,家人立刻給楊醫師打電話。楊醫師趕到的時候,她的鞋子跑掉了一只,手電筒也丟了。那天還下著雪,天特別冷。”村民趙傳珍回憶起那天晚上,細節仍記得一清二楚,“真幸運,我和兒子最后都平安。從小到大,兒子有個頭疼腦熱啥的,也都是楊醫師給看的。”

趙傳珍的兒子,如今在西安讀博士。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還有白衣村衛生室。村民仲維彩告訴記者:“咱們村自從有了衛生室,看病啥都比以前要方便。沒個大病,根本不需要出村。有楊懷林在,我們都放心。”
楊懷林剛到白衣村時,由于沒有固定的醫療點,便在自家的兩間屋子里治療病人。后來,在她的奔走協調下,白衣村衛生室正式成立。“設備、器材都是政府配備的,我只負責幫忙找場地。”楊懷林說。
2019年底,楊懷林先后被查出患有甲狀腺癌癥、淋巴癌等疾病。得知這一消息,村民們帶著牛奶、補品等上門,還有村民提議,每人看護兩天、輪流去南京醫院照料她。

2021年11月,楊懷林被評為“中國好人”。在她及同事們的辛勤付出下,白衣村衛生室連續5年被評為馬城鎮“公共衛生先進村室”,成了全鎮的標桿。
中醫康復室、藥房、治療室、值班室……在白衣村,原本的三間農房,被改造成干凈整潔、分區清晰的村衛生室。每一位村民都有自己的專屬健康檔案,有序擺放在檔案架上,以方便查看。“衛生室成立之后,我輕松了很多。幾個同事輪流值班,沒有以前那么忙了。”楊懷林說。
從填補白衣村醫療空白,到如今村衛生室正式化、規范化,楊懷林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守護者。本該退休的她說:“我現在還能干,會繼續干下去,期待更多青年醫生投身基層醫療衛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