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 賈鐵成 年福燁 通訊員 朱悅穎 文/圖
眼下,正是圣女果的采摘成熟期,沙溝村的圣女果種植大棚處處綠意盎然,一串串紅艷的圣女果如珍珠般掛滿枝頭,珠圓玉潤,剔透可人,三五成群的志愿者穿梭其中,忙著為種植大戶采摘果子,臉上洋溢著豐收喜悅。
近年來,懷遠縣榴城鎮沙溝村立足產業和區位優勢,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鼓勵大戶流轉土地、建設標準化大棚等手段,大力發展圣女果種植,不僅帶動眾多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更推動了全村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4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沙溝村圣女果種植大戶孫二勝的種植基地,只見大棚里的圣女果藤蔓婆娑、枝葉繁茂,蔥蔥郁郁的綠葉下垂掛著一串串紅色的果實,穿梭期間還能聞到清新的果香。“從3月下旬開始,大棚里的果樹就陸續成熟了,現在每天都能采摘百十來斤,隨著氣溫的持續轉暖,每天的產量還會持續增加,并可持續采摘到6月中旬,畝產能達到8000斤。” 孫二勝告訴記者,他從事圣女果種植已有兩年,種植面積達到35畝,擁有6個種植大棚,年產量能達到數萬斤。
據介紹,相比于傳統的番茄,圣女果雖然個頭比較小,但兼具觀賞性和食用性,不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而且維生素含量也比傳統番茄高,更重要的是,市場行情和價格都相當好,“這些小果子基本上不愁銷路,一到采摘期,訂購商會主動聯系上門,每斤價格也比傳統番茄能貴上一半。”孫二勝說,目前他家的圣女果除穩定供貨給全市水果超市,甚至還遠銷到滁州定遠縣,年銷售額可達50萬元。

孫二勝展示自家的圣女果
其實,沙溝村種植圣女果的不止孫二勝一家,在他的帶動下,不少農戶近年也開始參與該水果的種植,全村的種植面積已達到100余畝,年產值達到500萬元,帶動百余名村民種植和務工。正是看到圣女果種植的紅火前景,沙溝村也行動起來,一方面鼓勵更多農戶嘗試種植,大力推廣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方式,另一方面動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積極參與到采摘、宣傳、銷售的工作中去,力爭把圣女果打造成該村的又一主打產品,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蔬果產業作為我們村的強項,我們會堅持把農業產業化不斷推行下去,把蔬果產業持續做大做強。”沙溝村黨總支書記范勁松表示,在打響“沙溝西瓜”品牌的同時,全村將繼續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邀請農業專家到村進行指導,不斷提高蔬菜生產經營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村民增收,提高經濟效益,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