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首席記者 靳瑾
“看當下黨號召全國人民共抗疫,舍己救人,是黨員就應該沖鋒陷陣”……11月23日下午,蚌埠醫學院戲曲傳承基地內,《兩封遺書》正在上演。激昂的唱腔,飽滿的熱情,這是學校師生自編自演的抗疫主題泗州戲——從身邊事、身邊人取材,師生們不僅唱出醫者情懷,也唱“活”了思政課堂。
《兩封遺書》以援鄂抗疫為故事主線,以父子兩封遺書為切入點,講述了醫學家庭兩代共產黨員在抗疫一線中救死扶傷的故事。臺上唱得動情,臺下聽得入心。坐在觀眾席上的學生胡亞飛已看過三次,他說:“從醫生天職到黨員初心,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推薦不少同學來看過,大家反響很熱烈。”胡亞飛還告訴記者,他是班里的思政委員,《兩封遺書》作為思政教材再好不過,不少同學看后都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參加演出的學生中,也有像胡亞飛一樣的思政委員。而今,他們是蚌埠醫學院思政課堂上的重要角色。今年3月起,該校169名學生經層層選拔后作為思政委員“上崗”。圍繞大學生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發揮朋輩示范作用,蚌醫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家在全部本科、研究生班級中設立思政委員的高校,構建起師生思政工作共同體,讓思政教育更入腦入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班級思政委員制度將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者’轉變為主動的‘自我教育者’,激發了參與意識,更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蚌埠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熊韻波認為,班級思政委員也在師生間搭建起溝通情感、交流思想的橋梁,真正“零距離”做好思政工作。
守好課堂育人主陣地,蚌醫的思政課越來越活,不僅有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安徽師范大學路丙輝教授授課,也有紅色基地的現場教學,還有來自抗疫一線的醫生講述親身經歷——疫情襲來,該校第一、第二附屬醫院醫護人員轉戰全國,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這個學期,蚌埠醫學院就將他們請上講臺講述“疫”線故事,將“大思政課”全方位融入育人各環節。“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業務精湛,更要思想堅定。”在該校黨委負責人看來,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注入強大動能,是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
強化政治引領、厚植愛國情懷、突出價值引導,近年來蚌埠醫學院涌現出“最美列車女孩”林雪、路邊救助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老人的薛帥帥、沖下公交施救路邊昏倒老人的計星勝、路遇傷者積極施救的周青、“最美列車教師”張靜、省道德模范聞仲等眾多感動社會的先進人物,多名師生入選“安徽好人”,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