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高翔 陳瑞
這幾天懷遠縣荊山鎮柳溝村農民何金旺經營的網店、家庭農場交易訂單紛至沓來,看著眼前興旺發達的場景,他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叵肫鹱约旱钠鸺覛v程,何金旺有感而發地說:“如果不是鄉村振興,這樣的場景真是做夢都不敢想?!?/p>
鄉村振興不僅讓11個同何金旺一樣的回鄉創業的能人發家致富,還為村民們闖出了發展家庭農場、創辦網店、小微企業、發展基礎產業發家致富的新路。荊山鎮在發揮“能人效應”的基礎上,創新產業模式、強化金融支持、以基地帶動為抓手,著力構建“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三有”型產業。目前以農產品深加工、銷售、網店、種植、養殖業為主的經營主體已達65個,帶動220多戶脫貧戶在“龍頭企業+合作社+已脫貧戶”的框架內就業,夯實了防止返貧基礎。如今沿芡河兩岸、茨淮新河北岸和渦河南岸,家庭農場、小微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合作社如雨后的春筍一樣涌現,讓祖祖輩輩“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子“洗腳上田”,收入也比原來提高了一大截。
荊山鎮黨委、政府還結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實現了村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三個美起來”。背靠荊山的靠山社區剛完成村改居建制不久,吃不上自來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通過實施鄉村振興,不僅讓居民吃上了自來水,還走上了平坦的景觀路,晚上路燈也亮了。鄉村振興助力全鎮17個村、6個村改居“脫胎換骨”,沿著綠樹掩映的鄉村道路,放眼望去簡單別致的房屋、風格別樣的壁畫,熱情樸實的民風,展示出農村的魅力和田園風光的俊美。全鎮按照淮河風情、鄉村地貌和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目標規劃設計,完成了民居建設、基礎設施、綜合工程等6個美麗鄉村示范點項目建設,昔日的塵土飛揚的小山村變成了生態、宜居、和諧、美麗的文明新社區。同時,該鎮還以公益性崗位吸納67名已脫貧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在保證村組道路每天有人清掃,生活垃圾天天有人來收集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了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的基礎上,讓村民發家致富的底氣更足。
“村里真是大變樣了!路比以前平坦干凈了,晚上還有路燈;水變樣了,變甜了;墻面美了,沿路墻壁都刷上了引領新風尚的壁畫,看著心里就舒坦!”荊山鎮一居民感慨道。精心打造出的“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生機勃勃,紅葉石楠、冬青、紫薇等特色景觀綠化帶培育村落的獨特氣質,更顯出不一樣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