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通訊員 焦洋
2021年以來,五河縣堅持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舉措,開展全覆蓋集中排查行動,建立四級網格體系和縣級數據共享機制,確保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目前,全縣防返貧監測系統內脫貧人口13534戶38184人,已消除風險邊緣易致貧人口219戶781人,已消除風險脫貧不穩定人口8戶33人,新識別監測對象18戶69人。
強化“兩項舉措”
壓實監測責任
優化隊伍強力量。嚴格人選標準,向鄉村振興重點村和相對后進村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在原有19個出列村的基礎上,新增1個鄉村振興重點推進村作為第八批選派村,選優配強選派幫扶駐村干部隊伍。全縣20個選派村選派駐村干部60名。14個鄉鎮調整配備鄉村振興工作站工作人員51名、村級鄉村振興專干199名。
真查實訪強責任。以“村兩委”干部入戶走訪為“基礎”,組織村“兩委”干部,每月至少對全縣脫貧戶進行一輪遍訪,及時掌握脫貧戶基本情況,并及時更新走訪情況臺賬。以網格員監測為“主導”,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入戶走訪。以幫扶聯系人不定期走訪為“補充”,動員86家縣級幫扶單位4337名幫扶聯系人通過電話、微信、入戶走訪等方式落實包保幫扶責任,進一步壓緊靠實監測責任。
堅持“雙重防控”
筑牢返貧防線
技防+人防強預警。“技防”即主要是運用大數據監測平臺,建立縣鄉村振興局、醫保、殘聯、民政等部門數據共享交換機制,加強部門間數據分析比對、共享對接,動態監測篩查風險信息。今年以來,累計發布監測信息2361條,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人防”即建立縣鄉村組四級網格監測體系,4396名網格員對全縣138037戶農戶常態化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工作,實現縣域范圍內網格監測全覆蓋。
線上+線下暢渠道。“線上”依托“安徽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申報”小程序,拓寬農戶自主申請渠道。通過干部入戶“面對面”、發放宣傳單、村級廣播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推廣“監測對象申報”小程序使用,提高農戶對小程序及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有關政策的知曉度;鎮村工作人員堅持每天登錄系統,查看農戶申報情況,快速受理處置,受理后2個工作日內入戶核查,并將核查結果傳送至大數據平臺,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清零。截至目前已收到線上申請13戶。“線下”依托鎮村干部、駐村干部、網格員等為不方便線上申請的群眾提供線下服務。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通過縣鄉村組四級網格,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測體系。截至目前已收到線下申請21戶,及時核實反饋,對符合條件的18戶農戶及時納入監測對象并開展幫扶,對不符合條件的3戶農戶做好政策宣傳引導和解釋工作。
注重“兩類幫扶”
提升脫貧成效
強化增收扶持。結合勞動力情況、資源條件、發展意愿等,實行針對性產業、就業幫扶,多渠道增加脫貧戶和監測戶收入。對有產業發展意愿、符合條件的2088戶進行特色種養業獎補,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等“四帶一自”產業運營模式,依托現代牧業、新希望六和有限公司等農業經營主體,帶動4535戶脫貧戶發展增收。通過穩崗就業政策、提供就業崗位信息幫助轉移就業以及聘為公益性崗位等方式落實就業幫扶。充分利用春節期間有利時機,開展“春暖農民工”“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活動,幫助216名有意愿有能力務工脫貧人口實現就業增收。2022年為2729名有就業意愿和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落實公益性崗位。
強化兜底保障。重點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實施兜底保障。截至2021年底,對48戶脫貧戶和監測戶,分類落實了住房保障措施危房改造;對納入幫扶的對象落實基本醫療救助261人,落實臨時救助693人,落實村級大病救助2228人;對7332人給予了相應的教育資助,有效減輕了家庭負擔;將符合條件的脫貧戶和監測戶及時納入民政救助范圍,及時落實低保、特困人員供養等政策,落實農村地區低保政策19513人,享受孤兒待遇40人,實施五保供養3636人,做到應兜盡兜、應保盡保,應幫盡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