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完成,“三農”工作重心從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歷史性轉移。那么,如何準確把握這個“歷史性轉移”?一年來,我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不足和遺憾?下一步需要在哪些地方“加把勁”?
蚌埠新聞網記者 楊露露 實習生 周 昫
鞏固,政策持續發力
“共富”巨輪,鳴笛起航
五河縣鑫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車間里,分揀、水洗、冷鏈,一道道工序環環相扣,鄉親們忙個不停。公司負責人沙亮亮介紹,目前已吸納18戶脫貧戶參與企業入股分紅,吸納8戶脫貧戶就業,累計帶動周邊30戶養鵝大戶擴大養殖規模,形成了養殖、食品加工一體化的產業鏈條。
五河縣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表示:“通過新建就業幫扶車間,貸資入企,既能消化本地群眾養殖的產品,又能解決鄉親們就業難的問題,增加群眾收入?!?/p>
脫貧之后怎么干?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2021年以來,各縣區各部門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摘帽縣、出列村和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為堅決守住規模性返貧底線,建立了縣、鄉、村和村組四級防返貧網格化管理機制,按照每個網格覆蓋20戶至40戶農戶要求,組建網格18655個、設置網格員19185名,實現對全市所有農村人口監測管理全覆蓋。
保持原承擔定點幫扶任務的包村單位和包戶責任人總體不變,隊伍穩定。加強常態化管理,不定期對包村幫扶單位(含駐蚌單位)幫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電話回訪,持續督促全市各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幫扶不斷檔、聯系不間斷。向全市109個重點村選派駐村干部327人,于2021年6月10日前全部到崗到位,與第七批選派干部壓茬一周完成工作交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期‘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形r辦主任,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勇表示,鄉村特別是剛剛脫貧的鄉村,經濟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對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底線思維,立足長遠,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銜接,力度只增不減
乘上這艘船,行“穩”致“遠”
根據省委編辦批復,經市委、市政府批準,蚌埠市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重組為蚌埠市鄉村振興局。2021年6月9日下午,蚌埠市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同年7月,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兼任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進一步整合了農業農村資源,全力支持鄉村振興。
“從‘扶貧辦’到‘振興局’,機構變遷的背后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睘榇?,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方晉峰表示,村出列、縣摘帽、人脫貧,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開啟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的任務范圍更大,從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拓展到了所有農村,全體農民。
《蚌埠市“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一系列銜接文件相繼出臺,促進幫扶政策合理、適度、可持續。
一年來,各地認真落實農業支持保護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優先保障用于鄉村振興的財政投入,確保投入力度不減,總量持續增加,與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累計到位各級財政銜接資金3.9億元,其中市本級6000萬元,同比增長22.45%。資金安排對持續攻堅區懷遠縣進行傾斜,規模達1.8億元,占財政銜接資金總量的47%。
“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但因病、因自然災害、因突發事故導致群眾基本生活出現困難問題依然可能出現。從脫貧到振興,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方晉峰告訴記者,比如,抓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一年來,堅持常態化監測和集中排查相結合,動員排查人員6萬余人次,對全市59.3萬農戶進行全覆蓋排查,新識別監測對象53戶190人,逐一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確保風險能及時消除,未發生一例返貧。
提升,跑好接力跑
人才添把火?振興加把勁!
似水流年,歲尾盤點,意義不凡。
安徽農農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焦保楊高興地說,一年來,我帶著“三化一體生物綜合利用農業固體廢棄物”項目“走南闖北”,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公司的創業項目也在全國平臺的創業大賽獲獎。
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青年,焦保楊認為,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年輕人更要抓住機遇,乘勢而為。
鄉村振興,更大的舞臺在田間。一年來,我市持續加大鄉村振興干部隊伍能力建設,累計開展各類培訓班71次,培訓各級黨政干部、鄉村振興系統干部、選派干部、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專干等13650人次。全市鄉鎮鄉村振興工作站和村鄉村振興專干實現全覆蓋。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的參與,回來了,留下了,年輕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在李勇看來,通過實施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農村生態保護、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五大提升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千方百計拓渠道,促進脫貧群眾穩定就業。深入推廣“123工作法”,保障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就業,開發農村各類公益崗位10183個,24家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人口566人。截至2021年底,全市脫貧勞動力務工47560人,較2020年底增長5.04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五位。緊盯脫貧人口“錢袋子”,綜合采取發展產業、穩定就業、創新創業等多種方式,持續有力、有效確保脫貧人口總體收入穩定,讓增收渠道更多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4776元,同比增長17.83%。
“人窮不要緊不可怕,就怕沒志氣沒骨氣。”冬日午后,走進固鎮縣仲興鄉余橋村脫貧戶王占錄的家,辛苦了一年的老王即將迎來收獲。
“俺想趁著年前天冷,羊肉價格高,賣幾只!”在鄉村兩級的幫扶下,王占錄的思想發生了根本變化,現在他的生活態度積極向上,干勁十足?!罢畮臀野l展養殖業,我要好好地照看這些羊,要不然對不起政府對我的幫助。”老王說出了心里話。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更是難點。來自市農業農村局數字顯示,我市深入實施“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工程,2021年已實施項目進行完善的達標園區20個,已實施項目新建的達標園區10個,參與幫扶村、脫貧戶發展特色產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緊密型利益聯結帶動脫貧戶13974戶,自種自養達標脫貧戶8628戶。
業內人士分析,發展產業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治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但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還面臨著農村自然稟賦差、生產生活機械化信息化程度低、生產投入粗放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一方面,應重點打牢鄉村發展的基礎支撐,推動城鄉融合。另一方面,還應以工業化理念推動產業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等。
“如果說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找到了一把‘金鑰匙’,那么,未來期待這把‘金鑰匙’也能叩開鄉村振興的‘致富門’?!辈稍L中,李勇表示,新的一年,將在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強化分類施策,進一步完善脫貧戶、監測戶“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在項目建設、鄉村振興重點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加把勁”,著力謀劃發展一批電商平臺、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讓更多的農民勤勞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