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龐貴軍 文/圖
秋日晴空,天高云淡。固鎮縣仲興鄉沱西村益磊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益磊養殖合作社)的葡萄園里,整齊劃一的葡萄架下,陽光玫瑰沉甸甸地掛在葡萄藤上,顏色翠綠微黃,在陽光的照耀下讓人垂涎欲滴。合作社負責人趙坤與村民正在對采摘后的葡萄進行分揀,并對照訂單裝箱上車,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家鄉土地肥沃無污染,鐵路、公路、水運四通八達,合肥、南京、上海等消費市場潛力大……2012年底,趙坤辭去廣州的優越工作,反復比對項目和實地考察后,回到老家搞葡萄蚯蚓立體種養,做綠色生態農業。蚯蚓喜陰怕光,葡萄喜陽,蚯蚓可疏松土壤,產出有機肥,葡萄需要充足的肥料來生長,兩者互為補充,不僅提高了各自的產量和質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畝產效益,降低了種養風險。
在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大棚,益磊養殖合作社很好地利用陰陽棚。“四十余畝的陽棚葡萄,搶在葡萄大量上市前贏得先機,四十余畝的陰棚葡萄則在中秋節前后上市,這樣一來和其他葡萄品種錯峰進入市場。”趙坤介紹,陽光玫瑰分為特級和一二級,現在園里的葡萄90%都是一級果,批發價在十七八元一斤。這兩天,嘉興、南京、上海等地水果經銷商紛紛下單搶購。
益磊養殖合作社的葡萄園里人們在采摘葡萄。
“農業種植周期長、見效慢,加上產品品種、營銷方式、產業模式的單一,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就低。這方面我吃過虧。”趙坤告訴記者,發展前期,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合作社生產經營一度陷入困境。仲興鄉黨委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與趙坤共同謀劃,在以原有葡萄蚯蚓立體種養為龍頭的基礎上,利用蚯蚓糞等資源發展有機水果、蔬菜和觀光農業種植。現在的益磊養殖合作社,不僅僅有蚯蚓和葡萄,還因地制宜發展火龍果、鳳梨、水蜜桃、梨、黃瓜、西紅柿等果蔬產業200畝,采取中小規模和多樣化經營模式,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致富不忘眾鄉鄰。近些年,益磊養殖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種養規模不斷擴大,因土地流轉受益的村民,紛紛來到合作社務工。為此,趙坤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葡萄等果蔬品質得到有效保證的同時,實現其就近就業增收。目前,合作社成員有83戶,175人就業,其中脫貧戶14戶,年務工收入在1萬元—4萬元。
從當初的6畝葡萄蚯蚓立體種養到現在的700余畝發展規模,綠色生態農業這條路是越走越寬廣。“今年的營業額將在1200萬元左右,純利潤430萬元。”談及未來發展,趙坤表示,將堅持綠色生態農業這個初心不變,繼續以葡萄蚯蚓立體種養為中心,發展草莓、西瓜等果蔬產品和土雞、鵝、土雞蛋等土特產品,做大做強“益磊”綠色品牌。“明年合作社種養面積將擴大到800畝以上,預估產值2000萬元,可帶動200余人就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