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楊露露
“蟲口奪糧”關鍵靠什么?五河縣益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克方如今有了新體會。
配藥、裝藥、起飛、噴灑……只見3架植保無人機一字排開,每架無人機旋翼下的16個噴頭同時作業,將藥液均勻地噴灑在稻葉上,一切井然有序。日前,3架植保無人機正在澮南鎮安子口村朱克方家2000多畝水稻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
眼下,五河縣60萬畝左右的水稻已普遍進入了孕穗期,正是預防稻曲病、稻瘟病等水稻穗期病害的關鍵時期。連日來,在澮南、臨北、小圩等水稻主產區,一架架植保無人機正在加班加點噴灑農藥,全面打響了“蟲口”奪糧保衛戰。
“這是目前最新款的植保無人機,最大載液量30升,噴幅有9米,每小時可噴灑240畝。我們合作社擁有這款無人機10多架,日作業能力可達上萬畝。”五河縣青松植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思遠對自己合作社無人機優勢和作業效率信心滿滿。
“沒想到,2000多畝的水稻3架植保無人機只用了一天就能完成,省勁不是一星半點。”五河縣益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克方介紹,去年由于沒有在水稻孕穗期噴藥預防,導致水稻后期稻曲病重發,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和品質。今年在縣植保專家的建議下,自己早早聯系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用飛防無人機在水稻孕穗期開展噴藥預防。
“這飛機打得真快啊!”
“咱啥事也不用問,插著口袋就能種地了。”
……
專家進大戶、大戶帶小戶、小戶幫農戶。田埂上,不少鄉親聚在一起,儼然在上一堂生動的科技示范課。
五河縣植保站站長、高級農藝師袁桂實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今年七八月份多陰雨寡照天氣,氣溫較常年偏低,非常有利于水稻稻曲病等穗期病害發生蔓延。在水稻孕穗期不僅要選擇肟菌脂.戊唑醇等高效對路藥劑,還離不開無人機這樣高效植保機械的“加持”。目前,五河縣植保站已通過發布《病蟲情報》、微信群以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為秋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年齡較大的農民對科技產品“犯怵”,如何教會他們使用?袁桂實表示,無人機的推廣應用離不開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增加科技與普通農戶之間的黏性。現在,無人機這一“酷炫”的前沿科技正在和農業牽手,走進尋常百姓家。更多的農民不再卷著褲腿,背著藥箱,深一腳淺一腳的在田里忙農活,而是當起了“甩手掌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