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年福燁
忽如一夜春風來,鄉村煥發新氣象。
夏末初秋,行走在懷遠縣廣大鄉村,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村莊環境干凈整潔,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近年來,懷遠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強“三農”發展動力、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決定性成效,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奔向鄉村振興的田野,今年以來,懷遠縣持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堅決杜絕返貧情況發生,打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組合拳”。
摘帽不摘責任幫扶不打折扣
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必須要做好鞏固提升工作。
“脫貧了不代表可以松口氣,我們更要加把勁,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把產業抓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懷遠縣萬福鎮劉樓村黨支部書記殷德俠說。
今年,懷遠縣圍繞“四個不摘”,全面壓實縣鄉村三級工作責任,防止松勁懈怠。

“‘四個不摘’,就是嚴格落實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首要做到不摘責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政府的全面主導。”懷遠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說,縣里今年出臺了《中共懷遠縣委懷遠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設立5年過渡期,持續攻堅。
摘帽不摘政策,懷遠縣繼續加大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政策落實力度,高效兜底保障政策作用,不斷鞏固脫貧成果?!熬褪且3终叩姆€定性和連續性,要扶上馬送一程,堅決防止急剎車。”該負責人表示。
產業扶貧方面。以白蓮坡鎮為中心,懷遠縣依托特色產業優勢,創新發展“五色”扶貧產業,植入電商扶貧元素,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產業扶貧模式。聚力打造了紅黃綠白黑“五彩”產業,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石榴、秸稈、綠色蔬菜、糯稻、奶業、黑色水產品、黑花生等特色產業,引進龍頭企業,形成養殖、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截至6月30日,已到位且下達批復資金的項目合計18個,涉及工程類項目10個,其中基礎設施項目4個,產業項目6個。
就業扶貧方面。始終將穩就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舉措,每月動態管理已脫貧人口就業情況,綜合采取勞務輸出、以工代賑、公益崗位等多種途徑,持續落實落細就業保障措施,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目前在全縣18個鄉鎮開發公益性崗位3887個,主要包括保潔、保綠、護林、護路等,對脫貧人口進行托底安置。截至6月30日,實現務工就業18080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7823人、邊緣易致貧勞動力257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人口166人),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人數較去年增長0.43個百分點。
教育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光伏扶貧等方面,懷遠縣進一步壓實幫扶政策,以更嚴的作風、更實的舉措,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摘帽不摘幫扶,保持幫扶責任不變。
今年懷遠縣各級幫扶單位直接投入資金297萬元,實施幫扶項目95個;其中幫助引進各類資金168.6萬元,幫助引進項目數8個;赴定點幫扶村調研走訪4081人次,其中廳級以上干部50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44期,共培訓各類人員3400人次;落實消費幫扶資金82.2萬元,全縣8000余名幫扶責任人都能正常開展入戶走訪幫扶工作。
摘帽不摘監管,對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等重點群體開展常態化跟蹤監測,防止貧困反彈。懷遠縣嚴格按照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規定進行監測對象識別,按流程開展村級評議、部門數據比對、鄉鎮審核、縣級備案等識別程序,對符合條件的監測對象及時識別并錄入系統,針對風險標注信息及時開展幫扶,實時跟蹤監測對象家庭情況,確保風險及時消除。上半年,共新識別監測對象9戶34人,現已錄入系統開展監測及幫扶工作。
抓好問題整改補齊短板弱項
脫貧攻堅目前還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讓每一個脫貧人口脫貧有支撐,致富可持續?連日來,懷遠縣進一步壓實責任,對標對表補短板,多舉措統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工作。
“老侯,家里牛最近怎么樣?房子不漏雨吧?”前不久,懷遠縣古城鎮三巷村防貧檢測員王永生來到脫貧戶侯全兵家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近段時間,王永生利用午休時間和晚上休息時間登門入戶,全面排查了全村648戶群眾,其中脫貧戶59戶137人。
懷遠縣348名防貧監測員開展逐戶逐項進行深入、細致、全面的大排查,做到不落一組、不漏一戶,排查結果實行誰排查、誰簽字、誰負責,確保排查不走過場、取得實效,進一步完善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
“這次集中排查是一次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色的再檢驗,也是查缺補漏對脫貧攻堅成果的再鞏固?!睉堰h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闕飛介紹,該縣對縣直相關單位和18個鄉鎮分管負責同志及業務人員進行工作部署及業務培訓,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訂方案,對所轄村居書記、第一書記及防貧監測員進行業務培訓,對集中排查工作和監測對象動態管理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依托網格化進行入戶全面排查,同時準確把握各階段的時間節點,據實上報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風險戶,切實抓好問題的整改落實并做好監測戶的識別工作。
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工作開展以來,縣、鎮、村嚴格按照集中排查工作要求,以“四個聚焦”為主要內容,深入查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抓好監測對象動態管理和精準幫扶,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徹底整改,堅決防止返貧致貧。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排查農戶241455戶,排查出各類問題614條,其中已整改問題610條,正在整改中的問題4條。
在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的同時,該縣做好監測對象動態管理及幫扶工作,通過嚴格監測范圍和監測程序,最終確定需要納入監測的農戶9戶34人,目前已經完成新識別監測對象系統錄入標注,同時督促鄉鎮將幫扶政策落實到位,確保監測對象風險及時消除。
確保每一個脫貧人口脫貧有支撐、致富可持續。懷遠縣同時抓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執行落實,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重點群體,精準識別標注、強化定期檢查和動態管理,重點監測其收支情況、“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等,根據監測對象的返貧致貧風險、資源條件、發展需求和真實意愿,實施“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優化完善幫扶措施,安排幫扶資金和項目,抓好措施落地落實,系好防止返貧“安全帶”。
精心謀篇布局奏響振興新曲
走進懷遠縣龍亢鎮扶貧就業基地,一棟棟廠房巍巍矗立,一家家企業加緊生產,一片火熱的鄉村振興圖景映入眼簾。在先期入駐基地的安徽奧博汽配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9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里,一排排先進的數控生產設備正在工作,鑄件打磨、清洗、鉆孔、制動系統組裝……操作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有了企業入駐,壯大村集體經濟就有了保障,鄉村振興也有了源頭活水。”該鎮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入駐企業廠房分別與各村簽訂產權分配和資產受益合同,凡村集體資金入股建設的,除平均收益分配外,按投入資金數額,以標準化廠房每平方米1000元折價給各村,且享受資產受益分配。初步估算一期14棟標準化廠房全部投入使用后,租金每年收益約400萬元,帶動12個村受益,每村受益在20萬元—50萬元不等,鎮級稅收不低于1000萬元,同時帶動1000人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
在懷遠,不少鄉鎮和龍亢鎮一樣,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鄉村振興怎么干?“我縣鄉村振興的主要任務是持續攻堅,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也具備打造先行示范區的諸多良好基礎和比較優勢。我們將以構建新的督導工作機制為抓手,積極轉變工作職能,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為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保駕護航?!睉堰h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闕飛說。
作為農業大縣,懷遠縣精心謀篇布局,科學編制了《“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該規劃是‘十四五’時期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指南,是制訂相關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致貧、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長效幫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分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統領?!睉堰h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村發展才有基礎和后勁。
當前,懷遠縣正發揮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和“12345”工程帶動作用,深入挖掘糯稻、石榴等優質農產品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懷遠糯稻“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省級示范建設,構建以優質糧食、綠色果蔬、特色水產、健康畜禽、農產品加工和涉農服務為主導的六大產業體系,力爭到2025年,建成30萬畝“白蓮坡貢米”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基地、100萬畝優質糯稻生產基地、4萬畝優質石榴生產基地、25萬畝優質商品蔬菜種植基地,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發揮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優勢,深入推進糯稻、小麥、石榴、蔬菜等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推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到2025年,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總產值實現200億元。
與此同時,圍繞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懷遠縣正強化規劃引領,加大投入力度,以務實有效的工作舉措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懷遠縣委有關負責人說,懷遠縣將拉高標桿、自我加壓,努力推動由持續攻堅向先行示范引領跨越,讓懷遠鄉村振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廣袤田野,升騰著生機與希望,鄉村振興交響曲正在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