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咱們身邊有不少人
或多或少都“恐糖”
日常對含糖食物避之不及
吃口主食就感覺自己血糖飆升
突然瘦下來先懷疑自己
是不是得糖尿病了
......

的確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
四大類慢性病之一
也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控糖是健康管理的積極選擇
但對于糖尿病
也存在不少誤解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跟隨國家衛健委
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一起聽聽專家怎么說
1
誤解一
“沒有‘三多一少’癥狀
就沒得糖尿病?”
錯!
“三多一少”癥狀
指的是吃得多、喝得多、
尿得多、體重減少
是常說的判斷糖尿病的方法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肖新華提醒
如果僅僅根據“三多一少”癥狀
來判斷自己得沒得糖尿病
是不對的
因為大部分的糖尿病人
是沒有“三多一少”癥狀的
只有在非常嚴重的時候
血糖持續特別高的狀態下
才會出現“三多一少”癥狀
不能根據“三多一少”癥狀判斷
又想早期發現
有什么辦法?
肖新華介紹
臨床上可能會有一些現象、線索
會提示我們是不是得糖尿病了
要不要去醫院做檢查
比如說:
·吃飯之前,吃得過晚或相對晚一點,會有低血糖的反應
·傷口不容易愈合
·經常出現皮膚瘙癢
·看東西比較模糊
·媽媽生的孩子超過八斤重,這種巨大兒的媽媽,得糖尿病的風險比較大
·一些人最近并沒有有意識地減重,但出現了體重的減輕,疲乏無力,特別是肥胖人群,一定要到醫院去篩查一下到底有沒有得糖尿病
2
誤解二
“沒有癥狀說明糖尿病不重?”
錯!
肖新華介紹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
持續的高血糖
它會對身體的各個組織
器官造成傷害
簡單來說可以叫“糖毒性”
雖然它沒有癥狀
但在一個不太高
但又超過正常人的
高血糖的狀況下
一樣有危害
很多并發癥
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形成的
得糖尿病以后
要及時就診、控制好血糖
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或發展
3
誤解三
“要少吃主食或不吃主食?”
錯!
很多糖尿病患者非常害怕吃主食
認為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認為應不吃主食

肖新華介紹
主食是我們身體非常直接的
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如果吃得太少
或者完全不吃
身體的能量就會不足
血糖就會偏低
身體就會分解蛋白質、脂肪
如果長期在這種狀態下
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對糖尿病患者來講
主食并不是“敵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
它也是我們的“朋友”
關鍵在于怎么吃,吃什么
質和量的把控非常重要

盡量吃那些升糖比較慢的
包括全谷物、燕麥等粗雜糧
主食需要粗細搭配
這樣血糖相對來講比較平穩
4
誤解四
“無糖食品可以隨意吃?”
錯!
肖新華介紹
“無糖”不代表“降糖”
所謂“無糖”
主要是里面不含有蔗糖
或者加了一些甜味替代品
但是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
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吃得越多
血糖升得越高

還有一些食品有蔗糖的替代品
但是過多的替代品
現在看來對身體也是不利的
所以這種所謂“無糖”的食品
也得適量地吃
也得要算在熱卡總量中去
不能隨意吃
5
誤解五“血糖高的人群吃堅果沒有限制?”
錯!
肖新華提醒
對于堅果要限制量
堅果營養豐富
含有大量優質脂肪和纖維素
但它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如果不加限制的話
很容易造成每天總熱卡超標

糖尿病很重要的控制目標
就是總熱卡需要限制
堅果里面有大量油脂
油脂的熱卡遠遠超過碳水化合物
所以堅果的量一定要限制住
不限制的話
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糖

注意!
堅果不僅是糖尿病人要限制
血糖正常的人也要限制
因為高熱卡東西吃得過多
容易造成肥胖
那么,怎么健康吃堅果呢
·要限量。堅果里有各種營養成分,但我們對各種營養成分需要量并不大,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
·如果吃堅果,盡量選擇原味的,不要選擇鹽焗的、糖霜的,那里面含有很多的油脂成分或者又加了一些糖脂成分,需要注意烹飪方法,并適當控制量。
·如果偶爾吃得過多一點點,其他高熱量的食物要加以限制,適當增加點運動量,幫助消耗這部分熱卡,減少血糖的波動。
6
誤解六
“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錯!
肖新華提醒
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
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為此
刻意少吃飯
或者隨意加量藥物
這種認識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我們身體的血糖有正常范圍
空腹血糖是3.9-6.1mmol/L
餐后2小時血糖是<7.8mmol/L
在這個范圍里
是一個最佳狀態
超過這個范圍
高血糖固然不好
低血糖一樣也不好
因為血糖是我們身體
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
很多重要的器官
大腦、心臟等都靠糖補充能量
在低血糖狀態下
會造成很多危害

嚴重的低血糖
甚至會造成頭昏、心慌、出冷汗
嚴重者會出現意識模糊、昏迷
對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
都會造成嚴重損傷
有時候甚至危險程度
比高血糖危險程度更急、更重
所以
在糖尿病的控制中
一定是平穩達標
不要一味求低
7
誤解七
“糖尿病是老年病,
年輕人不會得?”
錯!
肖新華介紹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2型糖尿病呈現
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中青年人
肩負著家庭、社會的壓力
工作強度也很大
長期熬夜、生活不規律
久坐不動、吃高熱卡食物
會對胰島功能造成很大負擔
現在越來越多中青年人
甚至青少年被糖尿病盯上了

那么,預防糖尿病
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肖新華介紹
糖尿病包括肥胖
很多都是跟不健康的
生活方式有關系
所以
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干預
是預防治療糖尿病的基礎
具體來說
糖尿病強調三級預防
·第一級預防,就是對糖尿病高風險人群,比如糖尿病前期人群,年齡比較大、比較胖的高風險人群,要進行及時的生活方式干預,這個生活方式干預很簡單,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非常有效。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讓他不至于得糖尿病。
·第二級預防,就是對這些高風險人群及時進行篩查、診斷,如果診斷了糖尿病,及時進行正規的規范化的管理,控制好血糖,不得并發癥。
·第三級預防,主要是對糖尿病病程已經比較長了,甚至已經出現并發癥的病人,也不要放棄,也要想辦法進行管理,減少并發癥發展的速度,提高生活質量。
三級預防里最重要的是
第一級預防
生活方式的干預非常重要
定期的篩查
早期生活方式干預
管住嘴、邁開腿
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這種病前的預防
永遠勝于病后的治療

正確認識糖尿病
健康過好每一天
動動小手
轉給你關心的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