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發布客戶端訊(記者 楊露露)正是秋收冬藏的美好時節。11月7日至9日,以“綠色開放 新質未來”為主題的2025皖美綠色食品暨循環農業博覽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展會,我市共組織62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400多種特色農產品,參加展示展銷,全面展現了“十四五”以來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成果、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成果和農業新質生產力。
綠色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以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和循環農業為重點,當傳統農業和“新質”“未來”等關鍵詞融合,這場展會有哪些亮眼的蚌埠元素?
新
蚌埠展廳,咖啡飄香。安徽銘浩咖啡有限公司展臺前,擠滿了躍躍欲試的年輕人,咖啡豆、掛耳、凍干咖啡,都成為這次展會的熱銷品。
眼下,咖啡消費升級正在驅動咖啡產業鏈縱深發展。在上海闖蕩多年的鄒浩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在淮上區投資建設了年產5000噸咖啡生豆烘焙茶飲品項目,深耕咖啡豆烘焙及咖啡深加工全產業鏈。
“我們想通過展會這個平臺,把在蚌埠加工生產的咖啡豆茶飲品,帶給更多的消費終端。”安徽銘浩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浩在采訪中表示,近年來,我國咖啡產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通過科技創新和品質升級,實現了從咖啡“原料供應”到“品牌輸出”的轉型,中國咖啡在全球咖啡版圖上的地位也愈發重要。
“沒想到蚌埠展廳里,還有這么洋氣的產品,讓人耳目一新。”來自省城的消費者李先生,對記者形容了這次在蚌埠展廳的消費體驗。
“新”代表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發展‘新’意越濃,農業含‘金’量越高,隨著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的種子撒向田野,傳統農業正改變著大家對這一產業的刻板印象。”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負責人表示,我市瞄準消費潮流,加快綠色食品產業雙招雙引。2024年,全市新增綠色食品產業“雙招雙引”項目136個、協議投資額345.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4%、179.6%。
質
農博會上,高端綠色食品展區亮相的16種高端名品、精品,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品鑒。本屆展會,大成食品代表我市參加單款爆款展區的展示展銷,吸引了不少客商的注意。
“這次我們找到了源頭廠家,展臺給我們搭建了合作平臺。”一家直播企業的客商在展位上告訴記者。
一只雞、一粒米、一頭牛,從“叫好”的優質農產品到深層開發“叫賣”的高附加值食品,通過“加工”實現身價倍增。
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對皖北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工作的部署要求,通過“大兵團陣地戰”模式,我市按照“淮河明珠、智造之城”的戰略方向,堅持以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高起點打造綠色食品的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聚焦品質糧食、優質蛋白、綠色蔬果、徽派預制菜、功能食品,突出糯稻、肉類食品兩個主鏈,高質量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速6.2%,高于全省平均4.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一粒糯米,如何實現產值倍增,形成百億產業?懷遠縣的答案是規模種植、糯稻交易、精深加工。
在科技種植、綠色生產、初加工、深加工等領域持續“延鏈、補鏈、強鏈”,以軟糯香甜而聞名全國的懷遠糯稻,闖出了一條百億產業鏈。
目前,懷遠縣糯稻種植面積超90萬畝,年產量突破50萬噸,擁有加工企業127家,年加工能力超40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10億元,“糯稻買全國、糯米賣全國”的格局加速形成。
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坐擁豐富的優質農產品,依托廣闊的長三角大市場,為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帶來重大機遇。我市以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為突破口,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主動融入長三角地區高端優質市場。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面向滬蘇浙地區銷售主要農產品及加工品353.78萬噸,同比增長11.98%;銷售總額471.4億元,增長10.95%。
綠
在追求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每一種資源都蘊含著無盡的潛力。在循環農業展廳,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聚乳酸制品受到了廣泛關注。
可降解一次性餐盒、家用碗筷、代替尼龍的新型紡織材料、可降解農用地膜……現場工作人員正向來往客商和消費者展示利用生物環保材料制成的產品,“這些產品的原料都來自秸稈廢棄物,通過提取小麥、玉米等秸稈廢棄物中的纖維素,進而發酵形成乳酸,再制成工業生產用的聚乳酸。”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截至今年8月,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以上。秸稈產業化利用量占利用總量比例65%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20億元。
“民以食為天,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食品的安全、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之帶來了市場對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這為我省壯大綠色食品產業帶來了良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產業,一頭連著旺盛的市場需求,一頭連著農業發展轉型的方向。下一步,市農業農村部門還將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監管。
走出去、見世面、促升級,我市參展農業企業紛紛表示,借助農博會這一平臺,精準鏈接展會優質資源,看到了農業發展的“新質”與“未來”,收獲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