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陳瑤 通訊員 郎琦 劉麗云
“這幾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我們成了家,換了新房,還有了二寶。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兩口子都漲了工資,全家收入增加了9萬多元,算下來今年肯定能結余10萬多元,準備年底再換輛車,你看這算不算小康生活?”蚌埠市高新區的居民彭敏翻看了去年到今年的收支記錄,滿臉的喜色。彭敏是國家統計局在我市確定的基本記賬戶,她和其他記賬戶一樣,每天記錄下一家人的收入、支出情況,小到柴米油鹽,大到買房買車,筆筆不落。
2020年開始,彭敏成為國家統計局抽中的“記賬戶”,國家每年公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民生統計數據,就是通過所有記賬戶一筆一筆的記錄產生的。
“我們是為國記賬,但也在為自己理財。能看到每年賬戶里都有結余,一年到頭沒白辛苦,心里特別滿足?!迸砻粝蛴浾哒故局约杭摇癳記賬”上的數據,家里每筆錢花在了哪,用了多少,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賬目一點也不糊涂。她說以前日子過得稀里糊涂,花錢也大手大腳,自從開始記賬后,花錢有了數,日子過得精打細算多了,再加上收入也在穩定增長,所以雖然家里人口更多了,物價也在上漲,但每年還是都能存下一筆錢。
透過記賬戶彭敏一家賬本里一筆筆記錄下的柴米油鹽以及各項生活開支,萬千居民的幸福生活正被真實而準確地“賬量”出來。
根據國家統計局蚌埠調查隊公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市城鎮居民收入“破萬”速度加快。2012年,蚌埠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過2萬元大關,為20042元;到2017年,又邁上3萬元臺階,為31160元,2021年更是邁過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656元。從2萬到3萬用時5年,而從3萬到4萬只用了4年時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蚌埠市城鎮居民收入絕對值連續7年位居皖北六市第一,穩坐皖北六市“頭把交椅”。
“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這一點數據反映非常明顯?!眹医y計局蚌埠調查隊工作人員介紹,十年來,隨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珠城百姓的“吃穿住用行”等八大類消費結構繼續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據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21年,蚌埠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23662元,比2011年增長了88.3%。
十年來,隨著我國交通通信業的大力發展,高速鐵路的進一步提速、擁有私家車的家庭也越來越多,5G通信技術的應用等,居民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支出也飛速增長。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21年蚌埠市城鎮居民人均交通通訊支出為3082元,比2011年增長了1.57倍。2021年蚌埠市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53輛,超過半數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比2011年增長了9.6倍。2021年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309部,比2011年增長64%。
百姓在“荷包”鼓了以后,追求更高層次的文化娛樂生活,居民爭相購買各種文化耐用消費品、自駕游、農家樂、養寵物、給孩子報各類課外培訓班和成年人“充電”,所有這些都帶動了教育文化娛樂及服務的增長,文化教育消費比重上升。2021年蚌埠市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為3255元,比2011年增長了1.23倍。占全部八大類消費的比重為14%,位列八大類消費的第三名。
十年來,我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顯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2021年,蚌埠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8%,比2011年的42%下降了8.2個百分點。
生活用品及服務成倍增長、食品消費方式變化巨大、醫療保健服務水平全面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增加讓“安全網”更結實……一組組生動的數據,是老百姓可見可感的幸福生活,是我市十年發展變化最真實的寫照。